close

自幼,便在父母的帶領教導下接觸了儒學、道家思想與佛法,當時年幼的我,是那樣自然的憧憬著書本經典中那光輝崇高的人格與逍遙的生命,深深的為之臣服。
那時,堅信著遵守四維八德、清靜無為、三皈五戒是天經地義的,是生而為人便應實踐的品質;那時,堅信著「誠正信實」的人不會有困難,因為「心正則邪不侵」。

雖然,還是有一些小小的挫折與疑惑。
為什麼,教導我要獨立有自己的主見的父母,不能容許我有與他們不同的意見想法,甚至以打罵懲罰?
為什麼,一些在學校教導傳授知識總是在課堂上問大家有沒有問題的老師,真的問他問題時會被他認為是在找麻煩、拖慢趕課進度?
為什麼,身邊幾乎所有的同學們都沒有這樣的想法,甚至排擠我、嘲笑我這樣的認知,贈與我「怪咖」之名?

直到進了大學後,踏入社會開始賺錢工作,赫然發現原來這個世界跟我過往學習的如此不一樣。
曾經,單純的認為持戒守律清心寡欲是好的,五毒薰心爭權奪利是不好的。出了社會後發現,原來很多人表面上跟你哈哈嘻嘻談天說地,回過身就在老闆面前中傷嫌棄你;
原來對很多人尊重忍讓守禮要求自己不發脾氣,他就覺得他佔你便宜天經地義;
原來許多人雖然口頭上稱頌著那些美好的品德,但其實只是用來壓迫指責其他人的工具,在他們心中什麼都比不上他們自己的利益
。我開始不知道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只覺得自己怎麼做都不對~謙虛平和,被他人視為懦弱逃避不思進取;據理力爭,被他人指責好勇鬥狠壞脾氣。
於是,我開始了新的學習旅程,在世間法與出世間法中間,迷惘困惑。

直到後來終於明白,原來,每個人都是一樣的。
每個人都希望「遠離痛苦、求得快樂」,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快樂能夠長久,都追求著一種不隨時間消漲、不因外物變化動搖、不隨外界環境變遷的快樂。
因此理解了那些行為背後的原因其實都是一樣,其實只是希望自己「離苦得樂」,只是許多時候看不清用那樣的方法求來的快樂是那樣短暫,或許被一時的利益迷濛了雙眼,或許被衝動的情感掩蓋了清明,或許被冷酷的現實澆滅了熱情,或許面對那重重困難險阻停下了腳步,
但,心底絕對都深藏著這樣的追尋。

於是也明白,「我們並不會因為從事了某些行為而符合於”道”,而是因為我們符合於”道”便會樂於從事某些行為」。
因此那些四維八德、三皈五戒並不是對我們外在行為的生硬規範,而是在它們被創造的時空背景下設計出來幫助我們學會控制我們自己動盪不安並常被主觀、情緒、慾望遮蔽的心的工具。
我們真正該做的,首先是面對自己、找到自己,找到通往那「不隨時間消漲、不因外物變化動搖、不隨外界環境變遷的快樂」的道路,然後學著在因緣聚散變化中透澈因果,依道而行。
於是我們得以「居善地、心善淵、語善仁、動善時、政善治」,我們因時因地因人因事調整自己的言行,但不動~於本心,
如同佛經「於萬法因緣中行於非法,是菩薩道」所云。

原來,理想與現實的界線,只在我們的一念心。


-------艾爾德瑞克.安特亞拉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橘橘 Ro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